点击 ➡️ 加入dom/sub ⬅️
spank.sp自己的社区
“人的成长必须「杀死」自己的父母?”
一个人在成长的过程中,为了独立,必须要面对“弑亲”(心理层面的)。
对成长中的我们来说,越来越渴望自由,渴望能更多地由自己来决定自己的生活,但是又要面对父母对这些事的干涉。
在冲突激烈的时候,要面对自己对“弑亲”的隐秘渴望,还有面对这种犯罪式心理所引发的内疚和痛苦。
正是这种“内疚”,是一种令人痛苦的感觉,常常伴随对惩罚的渴望。
一个内疚的人想通过承受惩罚来逃避和消除内疚感,但是惩罚带来的往往只是短暂的缓解作用,很难正常消除内疚,所以在惩罚的效果消散之后,内疚的人将渴望新的惩罚,甚至更重的惩罚。
在这个意义上,内疚并非一个根本性的心理问题,而是一个人内部混乱的征兆。
如果这种内疚无法得到处理,一个人可能会形成某种受虐倾向。
我们本篇文章,就来探讨这种“内疚”,以及如何在冲突中寻求和解。
我们与父母的现实关系,会内化为我们的精神结构,很大程度上影响自我与超我的关系。
也就是说,你内心的道德标准如何要求你自己,你如何判断自己的价值,这些事都和父母是如何对待你有关的。
比如,一个完全服从父母权威的人,往往有着苛刻的超我与虚弱的自我,虽然他较少与父母发生冲突,但是他很可能缺乏足够的自我认同,常常以外部的标准衡量自己,很少相信自己的潜能和力量,会为了满足某些人的要求而忽略、贬低自己的真实想法和需求。
可以说,未被处理妥当的亲子关系,会以不同的方式复现在我们与外部世界的关系中。
为了自我的独立,一个人必须面对“弑亲”。
在弑亲的过程中,有一种心理是难以避免的——我们开头所提到的,弑亲引发的内疚。
内疚是一种令人痛苦的感觉,常常伴随对惩罚的渴望。
一个内疚的人想通过承受惩罚来逃避和消除内疚感,但是惩罚带来的往往只是短暂的缓解作用,很难正常消除内疚,所以在惩罚的效果消散之后,内疚的人将渴望新的惩罚,甚至更重的惩罚。
在这个意义上,内疚并非一个根本性的心理问题,而是一个人内部混乱的征兆。
如果这种内疚无法得到处理,一个人可能会形成某种受虐倾向。
即便他成功“杀害”了父母,不再受制于他们,可以自我负责,但他可能“故意”会做出错事,渴望父母对自己苛责、训斥;如果父母难以提供这样的惩罚,他会从某些外部事物或现实中寻找父母的象征物,比如统治者、命运等,进一步寻求惩罚,来缓解自己的内疚感。
弗洛伊德就曾分析了俄国文豪陀思妥耶夫斯基身上的这种心理模式,他对沙皇的态度、对赌博的痴迷,都是寻求惩罚来应对弑父内疚的表现。
怎样在矛盾的冲突中寻求和解?
弑亲确实存在着一种更好的结局。
在我们夺取父母的力量,接管父母对我们的责任时,我们就是在放弃将他们作为我们“力比多”的客体,舍弃过去紧密的联系。
在这个矛盾的过程中,父母也承受着同样迟疑,他们想要拒绝又想要促进。
在这两个矛盾过程的叠加中,最好的结局将是双方的平等,作为独立个体之间的平等状态,而留下的将不会是冷漠和分离,而是温情、信任和尊重。
为了达到这最好状态,我们还要更细致地、更深刻地理解所要面对的处境。
当谈论自我责任与父母权威时,我们并不是在将这两者视为彻底矛盾的、只能二选一的。
一个人开始独立自主,不是为了走向绝对自由,更重要的是他开始承认自己的存在,认定自己的冲动、渴望和需求,这些是他自身生就的、或是与外部世界的互动中自主产生的。
并不必须接受父母的命令。
同样,在与父母权威的对峙与获取中,我们想要的不是将父母彻底逐出自己的生活领域,而是为了明确在与他们的互动中,我们需要考虑的将会更多,双方的渴望和需求都在其中,而在双方的商讨后,经由我们自己做出最后的决定。
那么,如何面对弑亲而来的内疚?
承受内疚的重负才可能掌控内疚,并不是用轻率的压抑和惩罚来应对,唯有通过在矛盾的冲突中寻求和解。
我们需要认识到,即便“弑亲”在社会文化和内心现实中被视为罪行,但独立自主同样是被普遍认定的一种美德。
这不仅是一个道德悖论,更是每个渴望独立的人所必要面对的“宿命”。
自我负责是一种罪,但它不只是在解放个性的过程中令人内疚;自我负责同时是这种罪行的补偿性救赎。
没有弑亲的内疚行为,就没有独立的自我。
这样,我们就更能理解昨天推文所提到的,在看到父母老了的瞬间我们所感到的那种内疚感了。
其实,这往往也是我们开始意识到自己需要为自己、为家庭负担更多责任的瞬间。
最好结局的达成也离不开另一方。
成熟的父母需要意识到,“被弑”是自己的命运,无论对孩子的关爱多么强烈,必须将让成长中的孩子努力辨识自己的需求,培养对自我的责任感。
父母在将自己的权威逐渐让渡出去之后,最需要感受到的不是自己的“无用”,而是与自己的孩子平等站在一起的轻松和欣慰,不必再为了维持自己的权威而强装出某些姿态,终于能够尝试以更自然的状态与孩子相处——你们的之间的关系终于回归成了一个人类与另一个人类之间的关系。
而面对不成熟的父母,我们需要多一些耐心,多一些坦诚,将自己渴望获得独立的想法传达给他们,并在一些自己比较有把握的事情上将独立的渴望实践出来,获得更多积极的反馈,让父母看到自己的付出和能力。
你们必定会经历极端的矛盾。
有些矛盾在现在的你看来,是毁灭性的、不可承受的。
你觉得你的父母绝没有能力接受这样的矛盾。
但你必须知道,有时候,必须走过这样一段动荡激烈的道路,你才能在这个家庭中成为一个独立的成年人与你的父母平等共处。
到了那一天,甚至还会有更美好的事情可以发生:
你发现你终于有能力影响这个家庭的状况了。
当你发现父母老去、交出权杖的时候,你心中对他们的怨念就也已经消失殆尽。
你发现,你也许还没有原谅他们,却已经开始重塑你们之间一种新的、和平的、最终会走向温情的关系。
路漫漫修远,我愿与你一路同行。
最新评论
我也好想拥有一个可以爱我的s可以当男朋友的s呜呜
是作者你自己中毒太深了而已,你真正理解小圈文化是什么样的嘛?你怎么知道所有的M希望得到S的束缚,互不干扰生活的游戏方式接受看人不看客观主体好吗。
其实没仔细读这个文章, 但这个词很好。 AFTERCARE , 满满的温馨, 我会铭记在心。
想看任务
内容很丰富, 不过缺乏一些结构性,就显得乱了,有些想到什么就说什么的意思,不过还是感谢~ 有学习到
我是小时候比较缺爱,而百度……各种杂乱的链接,让我看到了许多关于spanking的文,后来发现了潇湘溪苑吧(已被封),看到了更多的走心训诫文,那时也是很反感大圈的,对大圈的认识仅限于sm。再后来长大了,有了性欲,因为《臣服》全面的了解了bdsm,慢慢喜欢上大圈。回忆起来孩童时就开始喜欢小圈恋痛,或许是我与bdsm的缘分呢。
@#14 聊聊吗
聊聊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