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 ➡️ 加入dom/sub ⬅️
spank.sp自己的社区
“催眠真的能控制别人的灵魂么?”
提到催眠,人们的印象可能是电影中光怪陆离的场景里、催眠师们挥动着钟摆,舞弄着各种手势,肆意地操控着人们的心智。
而被催眠者则被迫做出各种有违常理的指令,让人不寒而栗。
1962年曾有一部红极一时的政治惊悚片, “谍影迷魂”:男主作为战斗英雄回到美帝,却原来已经被东方阵营深度催眠,变成了一个受控于东方的间谍。
在片中,男主是通过催眠,被扑克牌操纵的,只要看到方片Q, 男主就会被指令操控,成为政治恐惧的武器,做一些刺杀的任务。
除此之外,催眠也常常被赋予神秘主义的色彩。
有人说,催眠是治疗一切精神疾病的妙方。
甚至有人说,通过催眠可以揭露一个人的前世今生。
那么催眠真的是这么恐怖又强大的事情么?
事实上,这一切,都是谣言。
什么是催眠?
在19世纪初期,苏格兰著名外科医生、催眠术的创始人James Braid第一次使用词语 “neurypnosis” 来描述一种 “在类似于睡眠的状态下中枢神经系统的麻痹”。
这个词语后来被简化为我们现在常用的 “hypnosis”(催眠),源于希腊神话中睡神Hypnos的名字。
现代理论中催眠的定义被不断修改。
目前,美国心理学会(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是这样定义催眠的:催眠是一种治疗技巧,这种技巧是,通过一套预先设计的、帮助客户放松并集中注意力的流程,临床治疗师得以向个体发出暗示,(个体会接受暗示)。
也就是说,客户在催眠环境中会经历一个高度受暗示的阶段。
催眠师在这个阶段中与被催眠者交流、引导他们放松,将注意力集中在他们内在的体验上,从而让被催眠者接受催眠师的“暗示”,影响被催眠者的感觉,情感,认知和行为。
催眠疗法(hypnotherapy) 也被公认是现代临床医学的一种有效的治疗手段。
但它并不像传说中那么无所不能,也并不是神秘莫测。
①催眠与潜意识密不可分。
通常情况下,我们对自己的思想过程有着清晰的意识。
我们有意识地思考问题,有意识地做出决定,有意识地处理身边的各种事情。
然而影响我们的思想和行为的因素不仅仅是意识层面的内容,更大程度上是我们的潜意识。
潜意识是隐藏在意识之下的巨大的信息储备,它帮助我们把一些想法推送到意识的层面上去。
当我们凭空出现一些想法,那是因为潜意识下我们已经完成了这个思想过程。
同时,潜意识也是我们记忆的储备库。
在催眠的过程中,催眠师的暗示会越过我们的意识,从而直接与我们的潜意识进行交流。
当由意识带来的外在信息被屏蔽之后,这些暗示会触发我们最原本最真实的想法和感情。
②催眠不同于睡眠。
研究指出,催眠是处于睡眠和清醒之中的一种独特的现象,是与其他形式的意识交替的一种状态。
催眠在许多方面都和睡眠的状态不同,譬如脑部血管血流的变化,基础新陈代谢以及快速眼动(REM,睡眠的两个重要阶段之一)。
被催眠的人,并不是睡着了。
有趣的是,由于被试者在催眠过程中可以自如地与催眠师交流、并对周围环境保持一定程度的清醒,催眠状态可能与自然清醒状态更为相似。
③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也有“被催眠”的状态。
催眠也可以简单地被理解为身体保持放松、而精神进入高度集中的一种状态。
在日常生活中,由于各种原因,我们也经常会进入到这种类似于催眠的情境中去。
当我们感到无聊或无法全心投入到我们正在做的事情的时候,我们的思维可能会转移到其他地方。
再比如说,当我们遭受了身体或者心理上的创伤,我们也常常通过转移注意力来缓解伤痛。
这完全是由自我保护机制而引发的自然现象。
不管是哪种方式,我们都可以短暂地从周遭环境中脱离出来,转移思维,放松精神,来改变所处的状况。
催眠在很大程度上,只不过是放大了的这种自然的能力。
每个人都可以被催眠吗?
并不是每个人都可以被催眠的。
催眠的效果好不好,很大程度取决于接受催眠的那个人本身的特质。——因为催眠治疗中,归根结底客户要接受催眠师的暗示——那些人格特质中,比较容易被人、或者被自己暗示的人,比较容易被催眠。
催眠,通过对客户受暗示性的利用,把客户引入到不同程度的催眠性“恍惚”状态。
浅层催眠能控制个体的肌肉活动;中层催眠可以影响个体的感官和知觉;深层催眠则可以进一步控制个体的思想和意识。
催眠的程度越深,对个体的影响越强。
由于不同的人接受暗示的程度不同,催眠在个体之间的效果也有所不同。
有关资料表明,能进入浅层催眠的人约有95%,中层催眠的人约有75%,只有30% ~ 45%的人能够被深层催眠。
另外,催眠的发生与人们的意愿密不可分。
不愿意接受催眠的人是无法被催眠的,而愿意接受催眠的人也将更容易的进入催眠状态。
专注程度和智力也是十分重要的因素。
关于催眠的FAQ
Q: 我在催眠的过程中是安全的吗?
A: 一般而言,催眠不会有危险性。
你不会被要求做任何违背个人意愿的事。
如果没有被催眠者的配合,催眠也不会成功。
但催眠师的不当引导可能会带来负面影响或者后遗症。
通常包括出现疲劳、焦虑、恐惧、恶心、功能紊乱、产生性冲动或者反社会举动以及其他无法控制的症状。
Kleinhauz and Beren在一篇文章《催眠的误用:精神病理学的要素》中提到一个案例。
病人试图通过催眠来停止其嗜烟成瘾的症状,却由于催眠不当,在之后产生极度的抑郁、焦虑不安,并一度产生自杀想法。
Q: 催眠中的人是完全无意识的吗?
A: 不是的。
被催眠者的自主能力仍然存在。他/她在整个催眠过程中保持对周围环境一定程度的清醒。
Q: 我可以记得催眠当中发生的事吗?
A: 大多数情况下人们是可以回想起催眠中的部分经历的。
但特殊情况下,催眠师会引导被催眠者忘记催眠中发生的事。
Q: 如果在催眠当中回忆起痛苦的经历会如何处理?
A: 在催眠过程中,催眠师可能会引导被催眠者召回曾经痛苦的回忆。
如果,这个客户被认为不具备在正常意识下处理这些记忆的能力,这时,催眠师便会引导被催眠者忘记部分催眠中发生的事。
Q: 人们会被困在催眠的情境中吗?
A: 不会。每个人都会在催眠结束后脱离催眠状态,因为催眠状态的人并未昏迷。
实际上,这取决于被催眠者的意愿。
当催眠者决定脱离催眠情境,他/她将会逐渐进入自然睡眠状态,然后重新被唤醒。
Q: 催眠术真的可以包治百病吗?
A: 绝对不是。
不是每个人、每种病都需要催眠。
此外,有时在一个催眠疗程之后人们会觉得自己的症状全部消除了,但那只是因为在催眠中人们放弃了全部的抵抗,完全让催眠师控制了自己。
这种症状的消失只是暂时的,很快会顾态萌发。
只有两件事能够真正改变一个人的人格:创伤,和长期艰苦的心理治疗。
催眠只是心理治疗过程中可以选择的一种技巧和手段,在适合的人身上,它能起到帮助的作用。
通常情况下,催眠对于帮助个体取得躯体和精神上的放松比较有效,例如失眠、焦虑、精神紧张。
如果能达到深层催眠,对于局部阵痛和类似于哮喘,神经性消化不良等心身疾病的躯体症状改善也有较好的疗效。
在抑郁症(Major Depressive Disorder)、 创伤后应激障碍(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睡眠障碍(sleep disorder)的治疗中也较多使用催眠技术。
这篇文章希望能够让大家科学地认识催眠,但我们希望又不止于此。
世界上和“催眠”类似的传说比比皆是。
作为猫桑的读者,我们希望你不会随意相信对于一些人事的传说;对不了解之事既不盲目崇拜,也不盲目批判,而是用理性而中立的态度,先去学习和探究。
这样的你,就一定是我们的好朋友了。
以上。
最新评论
我也好想拥有一个可以爱我的s可以当男朋友的s呜呜
是作者你自己中毒太深了而已,你真正理解小圈文化是什么样的嘛?你怎么知道所有的M希望得到S的束缚,互不干扰生活的游戏方式接受看人不看客观主体好吗。
其实没仔细读这个文章, 但这个词很好。 AFTERCARE , 满满的温馨, 我会铭记在心。
想看任务
内容很丰富, 不过缺乏一些结构性,就显得乱了,有些想到什么就说什么的意思,不过还是感谢~ 有学习到
我是小时候比较缺爱,而百度……各种杂乱的链接,让我看到了许多关于spanking的文,后来发现了潇湘溪苑吧(已被封),看到了更多的走心训诫文,那时也是很反感大圈的,对大圈的认识仅限于sm。再后来长大了,有了性欲,因为《臣服》全面的了解了bdsm,慢慢喜欢上大圈。回忆起来孩童时就开始喜欢小圈恋痛,或许是我与bdsm的缘分呢。
@#14 聊聊吗
聊聊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