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一个没有安全感的人。还记得刚上大学那会,我一个人,背着包,踏上去陌生城市的路。爸妈在车站送我,那眼神,满满的不舍。
等真到了地方,下车那一瞬间,好家伙,我整个人都懵了!眼前乌泱泱全是人,成千上万张年轻又陌生的脸,像潮水一样把我淹了。瞅瞅这个,看看那个,感觉人家个个都比我有钱、会打扮、朋友多、学校牛、本事大,对这地方门儿清… 我当时就觉得,呼吸都费劲了,心口那块儿空落落的,好像被谁硬生生挖走了一块。挖走的那块儿,叫安全感。
说真的,我要的真不多,就想要点稳稳当当的安全感!
后来日子久了,慢慢明白了,安全感这东西,光靠时间“熬”是熬不出来的!它得你自己主动去“找”,或者运气好,一头扎进个让你感觉倍儿安全的环境里,或者碰上个能给你稳稳安心感的人。
网上也有姐妹说:“想让一个没安全感的人安心,最快的办法?要么你就让她知道你也没安全感,特怕失去她;要么就使劲儿给她很多很多爱;要么爱少点,但一定要爱得久、爱得稳!说白了,有个打心底里认定你、非你不可的人,这就是最大的安全感吧!”
可是我始终找不到安全感!老湿我该怎么办。
老湿说:
安全感到底是个啥玩意儿?说白了,安全感就是一种预感,一种心里头特别渴望稳定、渴望安全的感觉。它属于你内心深处的基本需求,是对那些可能伤害你身体或者心理的危险、风险的一种提前感知。最核心的表现就是:“这事儿我能搞定吗?”(可控感)和 “这事儿稳不稳?”(确定感)。它主要在两个地方:一个是感情上(怕被抛弃、怕不被爱),一个是物质上(怕没钱、怕没着落)。
内心这份安全感,根儿上是在小时候,特别是和妈妈或者主要照顾你的人的关系里打下的基础。要是小时候,你的安全需求(饿了、怕了、需要抱抱了)能被及时满足,那长大以后,心里这块“安全地基”就比较稳当。
根据研究,小时候和爸妈的关系,大概能分成四种:
1. 安全型:“我是安全的,妈妈/爸爸是爱我的!世界挺靠谱,我可以大胆出去闯!”
2. 回避型:“我不行,我啥都做不好…世界太不可靠了,我还是缩着吧。”
3. 焦虑矛盾型:“只有我表现好、够乖,才值得被爱吧?”
4. 混乱型: “我到底该咋做才能被喜欢啊?他们到底是喜欢我还是讨厌我?我懵了…”
这四种里头,只有第一种“安全型”的人,长大后心里那块“安全地基”比较扎实。其他几种,长大后就容易觉得心里不踏实、控制不住局面、总有点慌。
举个特别典型的例子:为了抓住一段SM里关系,怕得要死,怕对方走掉、怕被丢下,甚至不惜把自己低到尘埃里。
为啥?因为缺安全感的人,心里默认了一个等式:“想留住TA,我就得把选择权全交给TA!” 可能是苦苦哀求,也可能是反复试探、考验,比如有些小M或者brat,会用调皮捣蛋、特别“作”的方式去试探对方的耐心和反应,或者干脆献上全部的忠心,想“锁”住对方的脚步。他们把对方一时的“可控”和“可得”,当成了救命稻草,误以为那就是安全感了。
其实大家要明白:安全感这玩意儿,真不是别人能给的!
想想看,当你把自个儿人格大厦的一大半地基,都打在别人的承诺上,这楼得多脆弱?只要人家稍微挪一步,甚至只是风吹草动,你这关系大厦就可能哗啦一下全垮了。尤其是在某些特定的小圈子里,那种关系本身就挺脆弱的,没契约保证,真心更难得。指望靠别人“施舍”点安全感?这期待本身,就特别“不安全”!
关键得靠自己修炼。试试这几招:
1. 别怕回头看那些“受伤”的瞬间:解决问题的第一步,就是敢正视问题。咱成年后的不安,很多根儿都在小时候的伤上。试着去回想那些让你难受、害怕的时刻,温柔地跟那个受伤的自己说说话:“没事了,小傻瓜,都过去了,你能走出来的。” 当你敢直面它,有信心走出来,你就给安全感铺了第一块砖。
2. 认了!我就是这样的我!感觉不安全,很多时候是心里头对自个儿不满意。咱潜意识里总想当个超人,啥都能摆平,但现实是咱都是普通人啊!这理想和现实的落差,就容易让人焦虑不安,觉得自己hold不住世界。亲爱的,咱就是凡人!接受自己的平凡、不完美,接受自己也有“搞不定”的时候。咱只能在现有的基础上一点点进步。当你真能拥抱全部的自己,包括那些缺点和局限,你就去掉了那些不切实际的幻想,给安全感扫清了障碍。
3. 搞清楚“我到底是谁?想要啥?”: 迷茫最容易让人心慌。花点时间探索自己:我喜欢啥?讨厌啥?我真正想要的生活是啥样?我的底线在哪儿?当你心里对自己有了清晰的“地图”,知道自己要去哪儿,就不那么容易在风雨里迷失方向了,那份确定感就是安全感。
4. 找个心里的“安全屋”: 当你觉得心慌慌、没着没落的时候,赶紧在脑子里召唤一个让你感觉巨安心的人或者场景!可以是小时候奶奶搂着你睡觉的温暖,可以是在河边扔石子儿的悠闲,也可以是你旅行时看到的那片辽阔草原。想象那个画面,感受那份平静,给自己充充电。
5. 定个小目标,先做起来!人一迷茫,就容易慌。给自己定个具体、能马上动手做的小目标。比如今天看10页书,或者跑个15分钟步。当你专注于手头这件小事,埋头干就完了,就没空胡思乱想瞎焦虑了。等你再一抬头,发现目标达成了,收获了一点小成就,自信心就涨了点儿,心里的安全感也跟着厚实了一点。
说到底,安全感这棵大树,得自己亲手栽,自己用心养。别人能给你浇浇水、遮遮风,但根,得扎在你自己的土壤里,才长得稳,长得牢。
最新评论
矫情
写的真好
感动
最近遇到这样一个主,很绅士
是真实的故事吗?
写的真的好啊
遇人不淑,看得我好难过。
第二种不就是我嘛? 我还以为dom要进行第一种。。 怪不得女生比较听我的话,潜移默化的进行了d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