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较于BDSM光谱中的SP(Spanking)、BD(Bondage&Discipline)、DS(Dominance&Submission)等主题,ABDL在实体活动中显得格外稀少,其社群能见度与「四爱」相似,都属于次文化中更小众的一群。
在性学研究的早期历史中,ABDL的行为——例如成人穿戴尿布、使用奶瓶——常被贴上「异常」或「病理」的标签。然而,随着观念的演进,越来越多的研究与社群成员的自我陈述显示,这种年龄扮演(AgePlay)更像是一种探索内在孩童、寻求情感慰藉的方式。
要理解ABDL,首先需要厘清几个核心概念:
年龄游戏(AgePlay):一种角色扮演游戏,参与者在心态、行为或装扮上,扮演比自己实际年龄更大或更小的角色。ABDL是年龄游戏中专注于扮演婴幼儿的一个分支。
ABDL(AdultBabyDiaperLover):由AB和DL两个群体概念组合而成,分别代表:
AB(AdultBaby,成人婴儿):此群体的成员渴望体验成为婴儿的感觉,会透过穿戴尿布、吸吮奶嘴、使用奶瓶、穿着婴儿服饰等方式,来满足「返婴」的心理需求。在学术上,这种偏好被称为「返婴癖」(ParaphilicInfantilism)。
DL(DiaperLover,尿布爱好者):此群体的偏好核心围绕着「尿布」本身。有些人将尿布视为一种恋物(Fetish),对其材质、气味、穿戴感产生兴奋;有些人则从尿布的实用性(如排泄)中获得快感或便利感。这种偏好被称为「尿布癖」(Diaperism)。
尽管ABDL包含AB和DL两种倾向,但个体之间的光谱非常广泛,许多人同时具备两种特质。早期的临床报告曾以「婴儿症候群(Infantilism)」或「成人婴儿症候群(AdultBabySyndrome)」来描述这些行为。
ABDL与恋童癖(Pedophilia)有着天壤之别。ABDL是成年人对「成为」或「扮演」婴儿的个人嗜好,其欲望投射的对象是「自己」;而恋童癖则是对「真实的儿童」产生性吸引力,两者在本质上截然不同,绝不可混为一谈。
ABDL的实践方式五花八门,涵盖了从感官体验到情感互动的各个层面,其核心往往围绕着「回归」与「被照顾」。常见的活动包括:
装扮与行为:穿戴尿布、吸奶嘴、用奶瓶喝水、在地上爬行、穿着可爱的连身衣或婴儿服、坐在高脚椅上。
环境与互动:玩婴儿玩具、睡在婴儿床里、抱着毛毯或绒毛玩具入睡、观看卡通、在着色本上涂鸦。
照顾与被照顾:被喂食、被更换尿布、听摇篮曲、被称为「宝宝」,并渴望从「妈妈」或「爸爸」这样的照顾者角色那里,获得无条件的爱与接纳。
对于尿布爱好者(DL)而言,尿布的感官特质至关重要,例如尿布的厚重感、柔软的触感、独特的气味、穿上后的温暖与包裹感。对许多ABDL参与者来说,尿布不仅是道具,更是情感慰藉的来源,能带来安全感、舒适感、放松感与压力释放。
近年来,学者Hawkinson和Zamboni针对大量非临床样本进行了问卷调查(2014-2019),为我们揭开了ABDL群体的真实面貌。在受访者中,生理男性占绝大多数(近90%)。以下是他们在喜好、困扰与阻碍方面的真实心声:
ABDL的吸引力源于多层次的心理与感官需求,从单纯的物理感到深层的情感寄托。
尿布的复杂感受:
「我喜欢干净尿布和用过尿布带给我的双重感觉。我通常在使用后不久就把它弄湿,然后长时间穿着,从几小时到一整天不等。」(变性人,26岁)
无法取代的感官体验:
「我喜欢厚实、柔软、蓬松且有塑胶外层的尿布,使用时会产生强烈的刺激感。气味也很重要,我喜欢用Zwitsal婴儿油,那是我妈妈小时候为我用的味道。」(男性,25岁)
权力转移与全然的放松:
「穿上尿布,被支配者控制,我选择的权力被剥夺了。尿布代表着控制的交出,这是一切的基础。」(男性,27岁)
超越性的情感慰藉:
「对我来说,安全感、爱、人际连结、压力缓解和自我表达,是ABDL最重要的方面。」(男性,21岁)
「穿上尿布带给我的,就是那份纯粹的安全感。」(男性,52岁)
ABDL是否与性直接相关?答案因人而异。对许多人来说,这是一种情感体验,而非性兴奋。
情境与人的重要性:
「尿布本身不会让我性奋,但如果我的伴侣穿着尿布,或我自己穿着,有时会感到兴奋。」(女性,21岁)
非性的纯粹回归:
「真正的婴儿是不会受到性刺激的。因此,当我被包上尿布、被当作宝宝对待时,我也不会。我只是单纯地享受『当一个婴儿』!」(女性,25岁)
舒适感大于性欲:
「ABDL不全是性,它更是一种舒适和放松的感觉,是从日常事务、问题或压力中的一次『逃离』。至少对我来说,这才是最重要的部分。」(男性,22岁)
物品与情境的关联:
「婴儿用品只有在年龄游戏的情境中才会让我兴奋。例如,超市货架上的一包尿布,并不会让我产生任何感觉。」(男性,39岁)
身处一个对此知之甚少的社会,ABDL参与者普遍面临着来自外部与内心的双重压力。
伴侣关系的冲突:
「我36岁时向妻子坦白,她完全无法接受。从那时起,我努力压抑这些兴趣,但并非每次都成功。」(男性,45岁)
「我的第一任妻子厌恶我穿尿布。这最终成为我们离婚的原因之一。」(男性,64岁)
内心的罪恶感与焦虑:
「有时我会感到沮丧。成为婴儿能暂时缓解焦虑和忧郁,但有时,因为成人用尿布是个『禁忌』,这些念头本身又会引发焦虑和罪恶感。」(男性,36岁)
「青少年时期,我曾把所有ABDL用具都扔掉,试图彻底戒断。但我发现自己情绪低落,感觉非常不舒服。」(男性,18岁)
家庭的不理解与伤害:
「我母亲发现后,直到现在,每当她不高兴时,就会拿这件事来攻击我。」(男性,21岁)
「我姐姐会用『变态』、『怪人』等字眼来羞辱我,这让我很受伤。」(男性,27岁)
害怕被发现的持续压力:
「最大的压力来源,就是害怕被他人或家人发现。」(男性,29岁)
「隐瞒这一切,压力真的很大。」(女性,18岁)
许多外在因素会迫使ABDL参与者暂停或放弃他们的行为。
生活环境不允许:与父母同住、大学住宿舍等。
内心的自我挣扎:在接受与拒绝之间摆荡,试图「改掉」这个行为。
恋爱关系的影响:为了维系关系而选择隐藏或压抑。
资源取得困难:无法轻易获得合适的用品。
工作或家庭的阻碍:出差、家人发现后的阻止等。
ABDL群体的行为与兴趣,并非单一的标签所能概括。它反映了人类多样化的心理与情感需求——从寻求安全感、舒缓压力,到满足感官好奇、探索内在自我,其动机远比外界想像的更为复杂,且不必然与性欲或心理疾病划上等号。
然而,由于社会的误解、污名化,以及与「禁忌」话题的连结,这个群体长期在孤立与沉默中挣扎。他们面临的困境,不仅是伴侣与家庭的不谅解,更是害怕被揭露的持续性焦虑。这或许能解释,为何ABDL的实体活动如此稀少且隐蔽——当一个群体连自我认同都充满挣扎时,要建立一个开放、安全的社群空间,无疑是条漫漫长路。
期许本篇文章的整理与分析,能让更多人理解ABDL这个鲜为人知的世界。透过抛开猎奇的目光与先入为主的偏见,我们才能真正看见其行为背后,那份对舒适、安全与连结的深刻渴望。
最新评论
矫情
写的真好
感动
最近遇到这样一个主,很绅士
是真实的故事吗?
写的真的好啊
遇人不淑,看得我好难过。
第二种不就是我嘛? 我还以为dom要进行第一种。。 怪不得女生比较听我的话,潜移默化的进行了d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