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别的小姑娘都在那儿玩公主和王子的小游戏,天天幻想着梦幻城堡婚礼。而我只想扮演那个被恶龙囚禁的公主,而且还特别享受那个“被拯救”的过程。现在回过头想想,重点好像不是“被拯救”,而是“被囚禁”本身。”

这种早期表现,就像一个埋了多年的隐藏彩蛋,直到某一天被自己成功破译,然后恍然大悟:“我去,怪不得我是m呢,原来我早就这样了啊!
以上内容来自 @甜粥(已化名)。
所以我们到底是怎么一步步发现,自己好像对权力、控制、疼痛或者彻底交出自己的那种臣服的感觉…有点小上头的呢?今天,我们就来一场集体回忆,聊聊大家发现自己BDSM倾向的那些“恍然大悟”或是“慢慢才懂”的经历。
这事儿吧,它可能始于童年某个模糊的幻想,也可能是在青春期看某本小说或者电影电影的时候心里咯噔一下,还可能是在一次亲密关系里体验到了某种特定互动带来的远超预期的兴奋,再不然就是单纯在日常生活中,发现自己对那些带点权力交换或者轻微痛感的场景格外着迷。
你不断地收集散落在人生各处的记忆碎片和身体感受,直到某一天,它们突然拼凑成了一份使用说明书,以前那些说不清道不清的感觉,瞬间全对上了,我们称之为属性“觉醒”。(本文内容为亚文化学术研究与科普,无不良引导)
01
早有伏笔
童年与青春期的“不对劲”信号。
很多时候,我们的倾向并不是突然冒出来的,而是从小就埋下了种子。只是那时候,我们还不懂得为它命名。
一、故事与游戏的“偏好选择”
来,好好回想一下你的小时候:
1,在看《美女与野兽》的时候,你是不是觉得贝儿一步一步驯服野兽的过程,比王子靠一个吻就唤醒公主的故事有看头的多?传统的王子公主故事是静态的、一眼望到头的“从此幸福生活在一起”。而贝儿和野兽的故事,核心是“驯服”。
那个从对抗到接纳,从害怕到怜爱,最终因为爱而被驯服和改变的过程,它里面有“权力交换”、有“危险与安全感并存”、有“因为驯服而产生的独特联结”。
2,在和小伙伴们满院子疯跑玩“警察抓小偷”的时候,你心里是不是偷偷盼着自己是那个被逮住的小偷,然后被“警察”一脸严肃地“审问”一顿?
别的小朋友都在享受追逐和逃脱,而你期待的却是被抓,和后面的那个“被控制”的场面——“审问”。这短短的两个字里,包含的元素可太多了:权力地位的差异(审问者VS被审问者)、被迫的坦白、模拟的对抗,还有一种在规则里被要求服从的体验。
3,看《西游记》的时候,你会不会莫名觉得,那个一听唐僧念紧箍咒就疼得满地打滚的孙悟空,他和唐僧之间,有种特奇怪、特上头的忠诚和羁绊的张力?这个例子非常精妙地指向了“疼痛作为联结纽带”和“权力交付所带来的绝对关系”,翻译成人话就是“疼并忠诚着”。
唐僧用紧箍咒这个“物理外挂”完全掌控着孙悟空,这种控制不是靠平等的商量,而是绝对的。然而,在这种看似“不公”的约束下,产生的却不是仇恨,而是孙悟空对唐僧最死心塌地的保护和忠诚。这种“因为绝对控制而产生的绝对忠诚”、这种“用疼痛来证明服从和归属感”、这种一边被束缚一边又觉得自由的矛盾关系,对于某些人来说,有着致命的吸引力。它远比单纯的兄弟情谊或师徒恩情更复杂、更深刻,也更戳中内心的某个隐秘的小角落。
这些当年你觉得再普通不过的个人偏好,现在破案了——它们很可能就是你的大脑,对“权力拉扯”、“束缚与挣脱”、“驯服与被驯服”这些元素的最初回应。当你还是个孩子时,你的大脑就在童话、游戏和动画片里捕捉到了这些模式的微弱信号,然后通过“觉得这个更好玩”、“对这个更感兴趣”这种最直接的方式反馈给你。
只是当年我们年纪小,看不懂这些“不对劲”的信号,还以为是自个儿比较戏精或者想法奇怪。现在回过头一看,哦吼,原来我是个天赋型选手。就像你重刷老剧突然发现导演早就埋下了结局的伏笔一样,有种“原来如此”的顿悟感。
那个时候我们没有成年人的批判和羞耻心,那时候的选择更本能、更不受社会规训影响,所以也更接近我们真实的内在渴望。
二、身体感受的“暗爽瞬间”
这个部分我们要聊的是纯粹生理上的,那些有点莫名其妙的快感。这些快感往往发生在非性的语境下,和情欲扯不上半毛钱关系。你的理智可能完全无法理解,但你的身体却很诚实地把这份“暗爽”记在小本本上了。
1,有个后来才发现自己喜欢SP的男会员和我说:“我小时候比较皮,经常摔大屁墩儿,按理说屁股火辣辣地疼该哭吧?但是那种火辣辣的疼里,居然藏着一丝我不太想承认的“舒服”。当时我还寻思自己肯定是摔傻了。
这个经历非常经典,对于大多数人来说,疼痛就是纯粹的负面体验,见着就得躲。可偏偏有些人的神经系统“出厂设置”不一样,疼痛信号传着传着,居然能不小心触发大脑的“快乐开关”,让疼和爽搅在一起。对于这种“痛中带爽”的感觉,对于小时候的我们来说是懵的,因为我们只知道“疼=不好”,这种感觉直接颠覆认知了。所以当事人多半会觉得“这想法太丢人”或者“我是不是有问题”,把这个秘密藏在心里,直到多年后在合适的场景下才恍然大悟,原来那是一次身体的“超前点播”,提前剧透了自己潜在的SP倾向。
2,还有个喜欢绳艺的sub和我聊过,她说她小时候就特别喜欢用妈妈的长围巾或者自己的小床单,把自己像春卷一样裹得严严实实的。那种被裹得紧紧的、动不了的束缚感,反倒让她觉得特别踏实、特别放松。
其实这种想被“紧紧按住”的深层压力感,好多爱束缚的人小时候都有过类似的体验。从神经科学来讲,均匀又持续的深层压力能激活身体的“放松开关”(副交感神经系统),让你的心跳变慢、缓解焦虑,产生类似于被人抱着的安全感。这就像给灵魂穿上一件紧身但软乎的“压力小背心”。对她来说,身体被裹住、被固定住的感觉,就等于被接纳被保护。这种“越被绑着被安心”的矛盾感,就是她submissive倾向在身体层面最原始、最纯粹的流露,跟后来的爱上绳艺形成了完美的呼应。
3,还有一个不想透露姓名的会员说:“我从小就对温度特别敏感,洗澡的时候喜欢把水温调得烫一点,我很享受那种皮肤被烫得微微发红、带着点“灼痛”感的刺激,觉得特别得劲儿。
这种对温度的小爱好,是感官游戏(Sensation Play)的一个非常经典的入门版。它追求的同样是一种逼近耐受阈值的身体感觉。热水带来的那点小“灼烫”,是一种又尖锐又清晰的刺激,它能强行将人的注意力完全拉回到自己的身体上,清除脑中的杂念,产生一种类似冥想的高度专注状态。这种“稍微受点可控的小罪”,换精神集中和身体舒爽的模式,是好多BDSM玩法的核心之一。他在童年浴室里无意识的举动,已经精准地触碰到了这个模式的边缘。
这些身体在脱离性语境下感受到的“反常”愉悦感,其实是我们倾向最诚实、最原始的表达。因为在这些童年或青春期的瞬间,我们的感受没有被社会规范和他人的期望带偏。身体不会说谎,它用最本能的方式——通过痛感、压力感、温度感等——告诉我们什么能真正触动它。它们可能被遗忘,但从未消失。
三、和人相处时的“角色本能”
这个部分我们要聊的是在那些最普通的人际互动里,不经意间流露出来的行为模式和真实感受。这不像故事偏好或身体感受那么隐蔽,它更直接地体现在你怎么和人相处、在关系中习惯处于什么位置。就像有些人天生看到一群人就想站出来安排事儿,有些人就觉得跟着走特别省心。
拿我自己的先生举例,他就是带着点天生的角色倾向在身上的。在平时和别人打交道的过程中,ta们也会露出这种本能倾向,这种流露往往是无意识的、条件反射式的。你可能都没想过为什么,但遇到事情你的第一反应就是去指挥,或者就是乖乖听安排。这种本能倾向在日复一日的互动中被一次次强化和确认,最后构成了你人格中非常稳定的一部分。
那些后来成为了Dom的朋友可能从小就是孩子王,在小组作业里自然地成为组织者、喜欢给朋友出主意,最关键的是,看到别人因为听了自己的话而真的变好了,那个成就感,直接爆棚。ta享受的不是单纯的发号施令,而是承担责任、规划路径、看到事情因为自己的带领走上正轨的那个过程。这背后是一种天生的领导力、保护欲和想要“塑造”什么的渴望。比如说吧,朋友吵架他要去调解,团队任务他主动分活儿,这种在社会关系里不断练习的“掌控感”,为他日后在DS关系中承担主导者的角色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而未来的Sub可能表现为:暗搓搓地享受被朋友或者对象“安排得明明白白”,觉得不用自己动脑子做决定可太轻松了,对ta们来说,做决定是一种精神内耗,而被信得过的人安排反倒是解脱,还能感觉到被照顾。更有趣的是对权威批评的反应,普通人的反应可能是抵触或沮丧,但潜在的Sub会将其转化为一种积极的、渴望通过努力表现来“取悦”权威的动力,比如说而且对于老师、教练这类权威的人物的批评,表面上肯定耷拉着脸难过,但心里会冒出一股狠劲儿,不是叛逆,而是“我非得做到让你刮目相看”的驱动力。这映射了DS关系中的一个关键动力——”服从以获得认可”。ta们通过服从指令、达到标准来获得巨大的内在满足,这种”想要做得更好”的渴望,本身就是一种深层的愉悦。
当然了,也有不少人把角色剧本拿反了的情况。有些人表面上看着像个高冷的上位者,但骨子里其实是个想把控制权交出去的下位者。这种情况非常普遍,尤其在那些现实生活中被迫承担很多责任、必须表现得强大的人身上。比如一个雷厉风行的女高管,或者一个必须照顾全家的长子长女。他们在日常生活中扮演了太久的决策者和保护者,身心俱疲。所以,到了亲密关系里,ta们打心底里盼着能卸下所有重担,彻底“不管不顾”一次,把权力交给一个信得过的人,好好歇一歇缓一缓。这种“相反”其实是一种心里缺什么补什么的代偿心理,是真实需求被压力逼得拐着弯表达而已。
关键是,你在这种角色互动里的真实感觉,是“爽”、“得劲儿”,还是“压抑”、“憋屈”、“闹心?”感觉是不会骗人的。如果你天生是Dom,那么在带领别人和负责的时候,你感觉到的是兴致勃勃,越干越嗨,绝不会觉得是累赘。如果你骨子里是Sub,那听话和交出主动权的时候,你会觉得如释重负、心满意足,而不是愤愤不平。这种“爽”是心里冒出来的舒服和满足它告诉你,这个角色是符合你本性的,是能给你“充电”的。反过来,你要是觉得压抑、火大、消耗,那说明这个角色是违背你天性的,纯属被迫装样子罢了。
02
破土而出
青春期和刚成年的“觉醒”时刻。
当我们关于性和情感的那根筋终于开始“杏”觉醒,那些潜伏了N年的小倾向就开始蠢蠢欲动了。它不再只是童年那种模糊的偏好,而是开始跟你的情感、跟你对亲密关系的想象具体地绑定在一起,想忽略都难了。
这就好比,你小时候只是隐约喜欢某种颜色,青春期一到,你买衣服、选文具、甚至布置房间都会不自觉地被那种颜色吸引。我们潜藏的倾向也是这样,它开始渗透进你的杏幻想、你对理想关系的期待、甚至你实际谈恋爱的互动模式里。它从一个模糊的“感觉”,变成了有情节、有角色、有特定情感浓度的“剧本”。这个阶段,很多人会经历巨大的懵圈和自我怀疑,在“我是不是有什么毛病?”和“艾玛,真香”之间反复横跳。因为心里的渴望和社会告诉你的“正常”模板差太远了,但别慌,这正是自我认知深化和整合的必经之路。
一、幻想内容的画风清奇
当身边朋友的性幻想还停留在亲亲抱抱举高高的时候,还在幻想一些非常标准、非常“安全”的浪漫或者杏爱场景的时候,你脑子里的“小电影”或者“言情小说”是不是已经有一些“特别”的情节了?
比方说:幻想自己屁颠屁颠儿地为对方做一些看起来有点儿“卑微”、甚至“舔狗”的小事,但奇怪的是,你非但不觉得委屈,反而能从这种奉献和服务里,获得一种巨大的而且难以形容的满足感。在外人看来是“跪舔”,在你心里却是“朝圣”。这里的“卑微”是打引号的,因为在当事人的内心戏里,这根本不是真的卑微。恰恰相反,这种行为被赋予了一种神圣的意义。通过这种看似“降低”自我的服务行为——比如给对方系鞋带、准备早餐、完成一个困难的指令,当事人体验到的是一种顶级的“归属感”、“被需要感”和“通过奉献来实现自我价值”的深刻满足。这是一种情感上的巅峰体验,它的快感核心在于“通过臣服来实现精神的升华和连接”,远比事情本身重要得多。
再比如:总忍不住脑补自己被对方以某种方式“控制”起来,或者被一种非常强势的、“不讲道理”的方式彻底“占有”。可能幻想着被命令、被限制自由、被决定一切。也可能幻想着对方表现出极强的嫉妒心和独占欲。在主流叙事里,这似乎是应该避免的“toxic”关系,但在你的脑补里,这种“失控”和“被拥有”却带来了巨大的安全感、兴奋感和解脱感。因为它意味着你可以卸下所有的自我防御和责任,完全将自己托付给另一个值得信任的意志,在这种绝对的“不自由”中,体验一种 paradoxical (看似矛盾的)“绝对自由”。
又比如一方绝对的掌控和另一方绝对的交付。这种“特别”不是指行为本身有多离奇,而是指支撑整个幻想的情绪基础和关系动力,已经跳出了我们常说的平等浪漫那套,进入了一个更复杂、更极端的领域。你会发现自己反复被某种特定的叙事结构吸引。
其实你喜欢的可能不是“被捆着”这个动作,而是捆绑所象征的“权力交付”和“绝对信任”;你享受的可能不是“听命令”本身,而是命令背后所代表的“被引领的安全感”和“通过服从表达的极致忠诚”。这种关系模式所提供的亲密感,是一种超越了普通情侣关系的、深入到灵魂层面的捆绑和看见。它通过一种看似极端的方式,绕过了许多世俗的防御和伪装,直抵人心最深处对连接、对意义、对超越平庸的渴望。所以,当你分析自己的幻想时,不要只看情节,要去感受情节之下涌动的那种独特的情感电流。
二、那些年,被电影小说突然开光的瞬间!
我们可能会在某个毫无准备的时候,看到某个电影镜头、某段小说描写甚至听到某句歌词的时候,被一击即中,它精准地命中了你内心深处那个自己都还没搞清楚的角落,让你浑身一激灵,有种“它说的就是我”的战栗感。可能是一个在别人看来平平无奇的镜头,却在你心里掀起了海啸。它不像上课那样需要理解和记忆,而是一种情感的、直觉的、甚至是生理性的共鸣。你的心跳会加速,皮肤可能会微微发麻,注意力被完全吸进去,整个世界仿佛都安静了。
我回忆了一下自己的经历,当年看《霸王别姬》里小楼给程蝶衣画脸的那一段,我也不知道为什么那么着迷,眼睛都不舍得挪一下。就那整个过程里,那种混合着艺术、权力、性别模糊和极致依恋的复杂情感张力,让我这种内心有倾向的人,直观地“感受”到了一种你一直渴望但叫不出名字的关系美学。
还有我第一次读到《O的故事》的一些段落时,整个人都懵了,内心是:卧槽?原来世界上还存在这样的情感形式,这完全颠覆了我过去对亲密关系的所有想象。《O的故事》对于很多人来说,就是这样一个“震撼启蒙”的存在。它之所以能造成巨大的认知冲击,是因为它极其直白地展现了一种以“绝对臣服”为核心的权力关系范式。当你第一次接触到它,你会发现,原来那些在你脑海中模糊的、碎片化的、甚至让你感到羞耻的幻想,在另一个时空里被如此系统化、文学化地表达了出来。这种“原来不止我一人”的发现,以及“原来这种感觉可以形成一套完整逻辑”的认知,具有核弹级别的威力,它能瞬间瓦解你长期的自我怀疑和孤独感,尽管可能伴随着更复杂的情绪波澜。
还有希腊神话里,赫拉气冲冲地把宙斯那些沾花惹草的情人,用铁链子死死锁起来的画面,居然让我有一种诡异的美感”。后来我明白这其实BDSM审美中一个非常核心的元素——“破坏性美感”或“悲剧张力”。赫拉的行为源于极端的嫉妒和占有欲,这是一种强烈到近乎毁灭的情感。铁链象征着绝对的束缚、惩罚和无力反抗。但是,偏偏是因为这种极端的情感和极端的意象组合,反倒创造出了一种暗黑系的、充满力量感的视觉和情感冲击力。这种“诡异的美感”恰恰回应了内心对于“极致情感表达”、“权力碾压”和“在痛苦与束缚中展现力量”的隐秘欣赏,它超越了普通的道德评判,直击某种原始的、关于权力与美的美学核心。
看《哈利波特》的时候,最吸引我的不是主角哈利,而是斯内普教授那个老蝙蝠!他那种浑身是戏、克制隐忍、爱你在心口难开,整个人充满了矛盾和张力的劲儿,可太对我胃口了。斯内普是一个极其复杂的角色,他身上融合了多种能引发特定倾向者共鸣的特质。他的“克制隐忍”体现了一种强大的自我控制力(这是Dom特质的一种),而他内心深处无法释怀的、近乎痴迷的爱与忠诚,又是一种极致的、带有奉献色彩的臣服(这是Sub特质的一种)。这种矛盾性在他身上形成了巨大的张力。对于慕强的人来说,会被他的力量和掌控感吸引;对于有臣服倾向的人来说,则会被他那份“永恒的、无望的、却至死不渝”的忠诚所深深打动。他不是一个扁平的角色,而是一个在痛苦、权力和爱中挣扎的复杂个体,这种复杂性本身,就充满了致命的吸引力。
文艺作品像一把钥匙,咔哒”一声,为我们打开了认知的大门,很多人在无意中浏览到相关内容时,心里“我靠”一声,产生了“原来感情/关系/快感还能有这种打开方式””的震撼。就在那一刻,我们心里那个一直悬着的大石头“咣当”落地了:“好家伙,闹了半天这感觉是有学名的啊!合着地球上不止我一個人有这种‘毛病’啊!”“原来不止我一个人”,这句话拥有巨大的疗愈力量。它瞬间击碎了因与众不同而产生的深刻孤独感和羞耻感。
在没看到这些之前,你可能被困在一条被认为是“唯一正道”的狭窄走廊里,感到无比的憋闷和不适。而钥匙转动的那一刻,你看到的不是一个房间,而是一整片浩瀚的、未知的星图。你突然意识到,原来世界的可能性如此之多,你并不是走错了路,你只是走上了一条少有人走但同样真实、同样有效的路。这种震撼是解放性的,它赋予了你去重新定义自己和欲望的勇气。你发现自己从一个孤零零的“怪胎”,变成了一个庞大而隐秘的共同体中的一员。你知道在这个世界的各个角落,还有无数人和你分享着相似的秘密地图,这种归属感是自我接纳的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它意味着你无需再独自承担那份“不正常”的沉重包袱,无需再在内心进行无尽的自我审判。
你知道你的感受是有效的,是值得被探讨的。它让你敢于正视自己的欲望,开始系统地、理性地去了解它,而不是在恐惧和压抑中将其妖魔化。
三、初次实践的“身体诚实”
理论说得再天花乱坠,不如身体反应来得真实!很多时候,理论归理论,真正让我们确信无疑的,往往是一次偶然的真实体验。比不上一次偶然的、真实的触感或体验来得有说服力。你的大脑可能还在那里纠结”这正常吗?””我该不该喜欢?”,你的身体却已经用最直接的生理反应,替你做了回答。
可能就是在一次和对象打打闹闹、互相犯贱的时候,对方”啪”地轻轻拍了你屁股一下,就那一瞬间…………人麻了,一种又羞耻又暗爽的感觉直冲天灵盖。手掌接触皮肤时的脆响、火辣辣的痛感褪去后隐隐的暖意、以及随之而来的那种奇异的、被征服和被关注的满足感。这个看似玩笑的举动,意外地触碰到了你身体的某个隐藏开关。
也可能是在一次为爱鼓掌的过程中,对方无意间捂住了你的嘴,就这么一个简单的动作,却让你感觉整个体验直接升天,这个动作看似是限制了你的发声,但在心理层面,它却极大地放大了你的感官。它创造了一种微妙的权力转移和脆弱感,你甚至舍不得让这次鼓掌结束。
还有一些人的觉醒是因为一句无心的玩笑或者意外事件,这种”意外收获”常常让人更加措手不及,也更加无法自我欺骗,因为你没法把它归因于自己事先的期待或幻想。比如生活中的小插曲:
@小西:“有一次朋友闹着玩,用绳子把我手绑椅子上了,本来就是个恶作剧,但我却发现自己心里头……压根不想马上挣开,甚至觉得就这么待着也挺好。”
@笙笙:“健身教练帮我做拉伸的时候,我发现自己居然特别享受那种身体被控制、被摆弄,完全不用自己发力的感觉。”
身体,往往比大脑更诚实。大脑会受社会规范、道德判断和羞耻心的影响,常常会压抑或扭曲我们真实的感受。但身体不会说谎,它的反应是自主神经系统和内啡肽、多巴胺等神经递质最直接的体现。当某种刺激——无论是拍打、束缚、控制还是其他。它用一系列积极的生理反应告诉你:这条路,可能通向你的快乐老窝。
03
殊途同归
那些千奇百怪的“入坑”路径。
每个人的发现之旅都是独一无二的,有时候还特别戏剧化。有人是慢慢溜达进门的,有人是被朋友一把推进来的,还有人是不小心从窗户掉进来的,过程虽然千差万别,但最终都到了同一个地方。
路线一:理论先行
这类人是妥妥的学霸,ta们入坑的起点不是身体体验,也不是情感冲动,而是一本书、一套理论、或者一个哲学概念。ta们可能是先读到了福柯关于权力的理论,或者是荣格的原型分析,然后在知识的海洋里遨游时,突然一拍大腿:“等等,我生活中那些奇怪的感觉,是不是能用这个解释?” 他们是先理解了框架,再把自己的感受往里套,完成了一次理性的自我剖析。ta们可能本身就热爱阅读和思考,对心理学、哲学、社会学等人文学科有浓厚的兴趣。他们的探索欲望首先作用于智力层面,享受的是解谜和构建认知框架的过程。
当别人还在凭感觉摸索时,他们已经试图用一套完整的理论体系来为自己的感受和行为找到学理上的依据和合法性,这种“想明白了”所带来的释然和坚定,是他们巨大的快乐源泉。
路线二:实践出真知派
这类人和前面那帮理论学霸完全是两个画风,ta们可能一开始对BDSM没什么概念,也不是冲着这个来的。纯粹是在自己的亲密关系里跟着感觉走。某一次和另一半进行闺房之乐的时候,一不小心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ta们偶然发现:“咦,我们尝玩这些东西的时候,好像两个人都比之前更投入了?”
路径三:社群传染派
他们可能一开始只是个吃瓜群众,吃着吃着就把自己搭进去了。这类朋友一开始压根没想过自己会入圈,纯粹是抱着看热闹的心态在旁边围观,混迹于某些社交平台或线下社群,看着别人分享经历。这个阶段充满了好奇和一点点“这都什么跟什么”的疏离感,一开始觉得“哇,好变态”,看着看着就变成了“嗯……好像有亿点点意思”,到最后直接进化成“我滴个老天呐,这说的不就是我吗!” 正是这种无压力的“围观”,让ta们在不知不觉中熟悉了这个圈子的语言、文化和关系的各种可能性,ta们这里逻辑能自洽,情感能共鸣,为后来的“自我对号入座”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路径四:创伤转化派
这是需要谨慎看待的类型,因为这条路比较特殊,也更加复杂和沉重。它探讨的是一些人的BDSM倾向与其早期创伤经历之间可能存在的深刻联系。在讨论时,我们必须像拆解一个精密而脆弱的装置一样,带着最大的审慎和尊重,绝不能将其浪漫化或简单化,因为它关乎真实的伤痛和在伤痛中寻找出路的艰难尝试。
有一部分人的倾向,可能和早期的创伤经历有关。这里的“创伤”是一个广义的概念,它可能包括在控制欲极强、一点私人空间都没有的家里长大,要么经历了情感或身体上的虐待,比如冷暴力、当众被羞辱、总被否定或者是受过身体上的欺负。这些早期经历会在我们的心里留下深刻的烙印,影响我们长大后,对人与人之间的相处、对权力动态的理解和渴望。理解这种关系,不是为了给BDSM贴标签,也不是为了把谁一杆子打死,而是为了更深入地理解人类心理和欲望形成的复杂性。
就拿小时候家里管得很严的人来说,等成年后,ta们可能会主动选择在一个安全、可控、自己说停就能停的BDSM场景中,去重复“被控制”的感觉,但这一次,说了算的是自己。这是一种相当复杂的心理机制,说白了,就是试图通过自己来主导和掌控,把当年的创伤再“重演”一遍,来疗愈过去的自己。在心理学上,这可以理解为一种“掌控性重现”(Mastery Through Reenactment)。一个人潜意识里希望通过在一个自己说了算的安全环境里,再次面对与创伤相似的情境(比如权力不对等、被支配等等),但这一次,结果是由自己控制的,体验是安全的,甚至是可以带来快乐的。这种“成功”的体验,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覆盖、修正或整合过去那种“失败”的、痛苦的记忆,获得一种象征性的胜利和解放,削弱创伤带来的无力感。但这条路特别挑人,每个人情况不一样,最后成不成全看自己的心里状态好不好。但这里必须划重点、敲黑板强调:走这条路,需要极高的自我觉察能力,并且最好能有专业的心理支持在旁边兜着底,绝不是简单的“以毒攻毒”。
如果连自己想什么要什么都搞不清楚,这种“重演”不光疗不了伤,反倒会再次掉坑里,还可能把给你带来的不好的影响越固越深,也会给另一半造成负担。所以我们得分健康的BDSM玩法和强迫性重复(Repetition Compulsion)——后者是一种无意识地、破坏性地重复创伤模式的行为。BDSM本身不是心理治疗,它可以是一个探索和表达自己的方式,但不能替代专业的创伤治疗。将这两个弄混了既危险又不负责任。真正的疗愈,是在清醒的认知和专业的护航下,谨慎地航行于自己心灵的深海。
04
说在最后
发现倾向只是第一步,如何接纳它,往往是一条更漫长的路。发现自己的BDSM倾向,不是一个问题的开始,而是一个答案的浮现。 它回答了为什么你总是对某些故事、某些感觉情有独钟。它不是你人生的全部,但它是你完整人格中,一个独特而真实的组成部分。
在BDSM的世界里,发现自己的倾向,不是故事的结局,而是关于“我是谁”这个宏大叙事的序章。
最新评论
矫情
写的真好
感动
最近遇到这样一个主,很绅士
是真实的故事吗?
写的真的好啊
遇人不淑,看得我好难过。
第二种不就是我嘛? 我还以为dom要进行第一种。。 怪不得女生比较听我的话,潜移默化的进行了dom